• 请问朋友们,你们觉得智商和情商的区别在哪?

              智商是学习与生活所积累的,多种因素所成的,包括遗传等。情商是人心智所感而发的,为情所困,为情所伤,为情所迷,几乎为零。如能冷静,顺其自然,那每个都是高情商的,两性相吸吗!

              什么是认知,认知与思维有什么不同?

              认知能力决定了思维方式的不同,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有了不同的结果——如果说结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那么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就是那个“开始”,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认知的不同?

              我们在职场中的升级通道一般是这样的:从员工到中层,从中层到高层,然后是掌门人,最后是投资人。但是同一赛道上,总有人表现得更为出色,比如总是能想到那些我们没有想到的策划、注意到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搞得定难搞的任务、捋得顺令人头大的思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只是因为比我们工作多了几年或者进入公司早了一些时日,那么同一个学校毕业,年龄、在校成绩都差不多的人,工作后取得的成就怎么就千差万别呢?还有,在同一个单位中,为什么有的人就止步于中层,怎么都做不到高管呢?如果说是因为时运造英雄,那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取得了成绩的人,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的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能力。

              什么是认知?认知,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人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做事方法,以致有了人与人的天差地别。智商(其实这个词还是一个模糊概念)一样的人,因为认知能力不一样,取得的结果也不一样。打个比方,有的人大脑的“软件”升级快,就容易和别人拉开现实中距离,这个“软件”就是认知能力。

              认知可以升级吗?可以。认知和智商,和学习、家庭、工作环境的关系不大。

              人的认知能力=学习方法+知识储备+思维方式

              认知能力怎么升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从知识储备开始。

              知识储备的困境在于: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因为大脑里缺乏知识储备。新的知识要与个人既有的知识库产生联系,才能真正理解和内化,否则,那些理论不能形成深层记忆,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怎么让这些新知识听过不要忘记呢?听了就做,学了就用,知行合一,方为真知。转授他人,检测已学,经得起问,方为真知。做事之前,先想收益,有了动力,自然学进。

              知识储备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该储备哪些知识。既然是知识储备,要储备哪些知识呢?

              和自我有关、和子女有关、和社会关系有关、和兴趣有关的。

              和自我有关的知识,包括:直接自我保全、间接自我保全。

              直接自我保全知识包括生理、安全和法律知识。 间接自我保全指促进工作的进步,这方面知识包括数学、英语、经济学知识,还包括行业知识、行业政策和商业逻辑。为什么要学一点数学知识呢?因为数学的学习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学习,而且数学是投资、进入、人工智能、经济学的基础,无论文科和理科都离不开数学。

              和子女有关的知识指抚养和教育子女的知识。

              和社会关系有关的知识包括:社会心理学、自然选择学说、历史。

              为什么会提到自然选择学说呢?因为它是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可以用在一切需要进化的领域,比如团队、公司、政府、国家,和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

              和兴趣有关的知识。

              这个就看个人了,因为休闲也是人的生涯的一部分,不会玩的人是不会学习的,至少学一门艺术,让自己的兴趣层次更有格调。

              这么多知识如何才能学习得完?这就到了“改进学习方法”的环节。

              学习知识的关键步骤是这样子的:

              第一步,选择一本好书。怎样才算好书?容易读、有内涵。

              第二步,开始阅读;如果某个知识分类的阅读量没有达到20本,高效读书法也没用。

              第三步,用自己的话把书中的内容写出来,有条件的话讲给其他人听。如果能做到第三步,能够让别人理解得明明白白,那才说明你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写作是知识留存率最高的实践。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要读,很多经典并不是合格的入门教材,小心走火入魔或者打击自信。记得两个选书原则:容易读,有内涵。因为能把大道理写得通俗化的,足以说明作者本人理解通透了。而且也是对自己时间负责。

              书应该怎么读?或者说书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有收获?举个例子,《西游记》里隐藏的一则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唐僧的父亲是谁?

              观众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陈光蕊,那个被丞相女儿殷小姐砸中了绣球的新科状元。唐僧最早的名字叫做“江流儿”,因为他刚出生不久就被母亲放到江里随波逐流,所幸被高僧救起,遂有此名。十八年后,江流儿拿着母亲的血书去找外公搬救兵,捉拿了水贼刘洪,报了杀父霸母之仇,之后陈光蕊被龙王复活,一家团聚。这剧情用现在眼光看来堪称“狗血”——不过,这里埋伏了猛料,那就是:唐僧的父亲不是状元陈光蕊,而是水贼刘洪。

              为什么呢?先给大家晒一下相关疑点。殷小姐是丞相家的千金,有才有貌有钱有地位,至于要搞绣球招亲吗?古代大家族讲究门当户对,这招亲是有多奇怪啊?砸中了陈光蕊,当晚就成亲,次日就安排上任?放在现在也没这么火速啊!水贼刘洪谋害了陈光蕊之后,带着殷小姐去江州上任,一做市长就是18年,这能力像一个水贼有的吗?殷小姐被刘洪霸占了18年,就没一丝机会向自己家人通风报信?殷小姐为什么一见到复活的陈光蕊就要自尽?这些疑点后面,隐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殷小姐和刘洪原本就认识,刘洪也不是个水贼,而是和丞相门当户对实力相当的官二代。殷小姐和刘洪犹如罗密欧和朱丽叶,即使私通有了身孕,也不能成亲。丞相家为了掩饰家丑,绣球招亲,赶紧把女儿嫁到外地了事,结果陈光蕊夫妇上了刘洪的贼船,就有了后面的事情。为什么江流儿搬救兵时他外公还问皇上借了6万御林军呢,因为刘洪在江州已成气候。殷小姐重见夫君,第二天就自尽,是因为她觉得和刘洪的事情早晚会被识破,那时候更加难堪。唐僧为什么成了江流儿呢?因为殷小姐只和陈光蕊结婚3个月就生产了,婴儿的出生无疑宣告了这段婚姻背后的隐情,留下来会威胁父母的生存,所以即使是生身父母,也忍心将其舍弃。

              狗血的剧情背后,合情合理的故事脉络昭然若揭。所以说,越优秀的人越读书,真正有深度的信息还都在书本里。

              在建立了“知识储备”,掌握了“学习方法”后,还需要对“思维方式”进行迭代升级,从根本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方式的改进里面,最重要的有两条,一,重新定义问题,二,找出更多的备选方案。为什么说这两条最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一般遵循四个步骤。

              第一步,做出理性决策;

              第二步,确定决策标准;

              第三步,找出备选方案;

              第四步,选择最优方案。

              第一步的“做出理性决策”,意味着要“确定哪些是真正需要决策的问题”,要找到问题核心所在,所以遇见问题要先想想这到底是什么问题,也就是在脑子里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定义问题”,是一个必要流程,哪怕结果和原来的一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比如一个人想跳槽,有两个选择,A公司规模大,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但是给的薪水低,B公司规模小,业内知名度低,但是给的薪水高,面对这两个机会,怎么做出理性抉择呢?

              “重新定义问题”。跳槽,表面上看是要决定去哪家公司,实际上是要在“行业平台”“学习机会”“薪水”里做出选择。如果什么都想要,那就说明没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跳槽真正需要决策的是为什么要跳,想明白这一点才能做出理性决策。

              怎么又快又好地“重新定义问题”呢?一个问题追着问5个为什么。比如公司系统上线,出现了bug,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bug?”回答是:“因为测试人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测试人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回答是:“因为测试人员是新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于是有了第三个问题:“既然是新人,公司没有安排相关的业务培训吗?”……这样一个接一个问题问下去,剥洋葱似的找出核心的问题。有时候不一定问5次就可以找到答案,有时候可能需要问得更多,但是一般情况下会在问到第5个的时候找到答案。

              第三步的“找出备选方案”,增加备选项意味着增加创意,怎么增加创意呢? 可以用市面上的思维工具。在这里推荐用SCAMPER。字母S、C、A、M、P、E、R分别代表7种不同的思考角度。

              S代表Substitute组件:“有哪些组成部分是可以替换的?”比如手机壳能不能考虑水晶、木头、布料等新材料?

              C代表Combine组合:“能不能和其他产品或者服务进行组合呢?”电影《盗梦空间》就是结合了数学、精神分析、脑神经科学、电影等元素;

              A代表Adapt适配:“新功能是否有更好的适配性?”比如流水账游记改成小说写法,是不是更有可读性?

              M代表Maximise最大限度或Minimise最小限度或Modify修改:“能否改变产品适用的范围?”比如3D打印机就突破了传统打印机的打印范围,实现了立体打印;

              P代表Put to another use价值改变:“能不能充当完全不同的用途?”比如用酒标、酒瓶盖子做墙面装饰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E代表Eliminate删除:“能不能使功能更加简单,让核心功能更加突出?”比如自带螺丝刀功能的螺丝钉;

              R代表Rearrange重新安置或Reverse翻转:“能不能将流程重新设置或完全颠倒?”比如让学生给老师出题,从而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是不是觉得很多事情可以脑洞大开、大有可为?

              那么当我们选出最优方案的时候,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不一定。所以,作者推荐我们用逆向思维把问题再考虑一遍,把失败可能性降低。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逆向思维的例子:“司马光砸缸”,亮点就在于司马光小小年纪就打破了从上往下捞救的常规思维,转成直接在缸的下方砸缸救人,思路清奇,效果显著。

              总结:认知升级的核心就在于“知行合一”,学习上要“知行合一”,用写作或教授他人的方式确保自己是真的“知道”,工作上要“知行合一”,重新定义问题,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根据反馈不断调整,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子规亨廷顿氏舞蹈症大理州

                        • 上一篇:学知识和早教课程是一回事吗?
                          下一篇:右脑开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