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儿害怕黑,是很正常的是呀!至于怎么教育孩子,我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孩子从懂事那时起,天真浪漫,对好多的事物都会问家长的,求知欲较强。首先家长,要培养好开发好,孩子的逻辑思维,孩子提到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不要打断孩子求知欲和考虑事物的思维能力。孩子提的问题千万不要说不知道,或说一边玩去。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首先要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每天从5分钟开始一直到上小学的年龄坐住45分钟。(可一个月加5分钟)你就成功了一半。要买一些智力性的玩具,多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公园走一走,启发孩子多提问题和刨根问底的习惯,家长也可设问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回答或帮助回答。孩子的道德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尊老爱幼,关心同学,公共卫生,等等!如果管理得当,我相信,你们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会很优秀的。
0但6周岁孩子大脑发展规律
0-4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虽然还很小,但是他们的各种感官反应已经准备好了,妈妈每天尽量多的通过生活中真实的刺激去充分调动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比如带宝宝去郊外,让宝宝看到绿草、野花,闻到青草与花香,听到哗啦啦溪流,感受清风轻抚身体的感觉就可以同时刺激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这种接触越具体宝宝的感官技能越发达,五官越敏锐。
4个月-1岁半
这个阶段的宝宝进入动作与智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动作上,因为大肌肉群的发展,宝宝掌握了更多本领,这个时候要对孩子进行翻滚、四肢韵律操等运动让孩子肌肉更灵活,并能慢慢的训练坐立、爬行等,促进四肢和主躯干力量的发展与控制。
当大肌肉群充分发展后,宝宝的小肌群会被带动,宝宝的手变得越来越灵活,他们会喜欢把手放进嘴巴,也会慢慢用手抓取更多的东西往嘴里放,这个抓取——吮吸的过程会帮助宝宝五指进行分化,也会让他们的感官得到更多的刺激,所以这个阶段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能力不断提升手的抓握技能。宝宝会喜欢扔东西,没关系,让他扔,在东西扔出去——掉在地上发出响声的过程中,宝宝的大脑也会开启观察与思考。
宝宝这个阶段会认识人、也会认识更多的事物,妈妈每天多陪伴宝宝,教他认识具体的实物。比如让宝宝认识蔬菜就拿具体的各种蔬菜给他看,洗干净让他去摸、去闻甚至尝一尝。这些具体的行动都会让他产生丰富的认识。
1岁半-3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探索欲最强,他们迅速的认识世界、学习语言、养成习惯,所以这个时候要用丰富、充满变化与趣味性的学习来吸引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对世界产生好奇,同时可以让他们更多的感受生活中的美、艺术。
宝宝的语言发育相当迅速,妈妈需要通过语言与宝宝进行基本沟通,除了语言交流,还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灯为孩子语言学习创造最舒适的环境。
这个阶段,要进一步增强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多让他们进行一些手眼协调的活动,比如画画,涂色等,2岁开始,可以让宝宝学习用安全剪刀剪纸,掌握剪直线、斜线等,还可以让他们练习捡豆豆等。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对孩子运动能力进行提升,要在跑、跳的过程中加强孩子肌肉力量,同时让孩子练习翻滚、抓握、悬垂与平衡,身体越灵活,大脑也会越灵活哦。
3-4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主张开始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更强了,可以通过绘本学习、观察力培养等活动进行一些左右脑的连结,比如让孩子看绘本,看图的过程是培养右脑,让孩子一边看图一边学习对这幅图进行描述,这个描述的过程就是右脑与左脑发生连结的过程。在看图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问,让孩子习惯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时,大脑就会不断发生连结,越来越灵活。
这个阶段大家一定要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因为运动会让左右脑更好的连结。每天要让孩子有规律地运动,让孩子练习走平衡木去提升他的平衡力、让孩子在蹦床、爬绳梯等过程中练习方位感、还可以让孩子练习单杠增强手部的肌肉能力。
还要通过剪纸、画画、连线等练习不断提升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即将开始的认字做准备。
4-5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接受各种新事物的最佳时期,孩子形象知觉特别敏锐,记忆能力也逐渐增强,求知欲非常强。妈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游戏来锻炼孩子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这个时候进行视觉充分锻炼的孩子可以开始认字、中文字每一个字都像一副画,很多字更是象形字,可以用画画的方法让孩子把图片与文字进行连接,这样孩子认字会更简单。
这个阶段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串珠、做黏土等工作增强手眼的协调性,同时多陪孩子进行一些能提升探索欲、增强观察力的游戏。
语言培养上,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更复杂的绘本,一边看一边不断提问进行扩散性思维练习,构建宝宝的语言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与逻辑能力。
运动能力上,要让孩子学会拍球、从会拍球到定点定高拍球,还可以让孩子学习游泳等。
5-6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的集成时期,那些左右脑连结好的孩子,更喜欢提问,不断问为什么,他们也更着迷于观察与思考,这个时候妈妈要努力提升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有兴趣的事物要与他一起寻找答案,并利用身边有利的环境,不断发挥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把感觉到和看到的东西用规范性、逻辑性的语言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