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毁掉了多少孩子?你知道吗?

              游戏毁掉孩子,是身为家长的一种错觉,是家长推卸责任的本能反应。

              游戏毁掉的是“你家孩子”,而不是孩子。

              我们这样思考,当一部分孩子,因为沉迷游戏,忘物丧志,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是的,会有另一部分,能力更高、自制力更强、人生目标更明确、意志力更坚定的孩子,替代他们,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一份更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在中国意味着什么,这就不需要我来赘述了。

              而那些因游戏耽误了“前程”的孩子呢?试想,这类孩子,在家长严密的管教下 ,在老师每天的教导下,在我国如此高压的教育体制,和如此明确的“只有读好书才有好前途”的思维方式下。和那些坚持下来的孩子比,为何有一部分会因为游戏而耽误人生?

              被耽误的那一部分孩子,怎么办?他们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明确目标,自制力差,不服管教,等等等等。

              要知道,以上缺点,不仅仅适用于学习上,是缺点,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是缺陷。是的,你可以一时靠政策、靠手段,制止青少年沉迷游戏,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成绩。但当他们成年了呢,工作了呢?他们自然还是会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如果他们的工作是公务员、医生、教师?是这种不容易被淘汰的职业呢?那时候,他们的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害的就是别人的家属,别人的孩子,害的就是整个社会。

              那这部分喜欢游戏的孩子怎么办?当主播、当明星、当自由职业者、从事低门槛新兴行业………家长出于保守思想,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当主播,从事新兴行业,家长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如果不更新迭代,就如法对此指手画脚、指点江山。而当明星,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社会资源的。原本找个普通工作,家长可以靠人脉,靠资源,提供支持,现在帮不上任何忙,身为家长,在孩子面前显得多么无力、无能。

              什么叫一个人毁了?看看那些几乎没有一分钟为自己而活的“人工机器” ,看看那些被他人洗脑控制思想的人,看看那些没有一刻开心,甚至抑郁的人。那才叫毁了。一个有自己爱好,快乐、乐观、单纯的人。不知道在怎样的价值观里,被称为毁了。

              本来已经写完了,不过还想补充一下关于游戏和学习的机制问题,通俗的说,就是游戏为什么好玩,学习为什么枯燥。

              游戏的机制,是及时反馈机制,是一种互动机制,就是你的任何行为,在游戏中可以立即受到反馈。而学习的机制,是一种延时反馈机制,就是你的所有努力,不能立即收到反馈,需要特定时间,特定情形才会收到反馈。所以当你没有足够的耐心、意志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时,游戏必然比学习更吸引你。

              那这一定全是坏事吗?当然不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学习的目的,是在工作当中应用。所以更容易受及时反馈机制影响的人,更喜欢游戏的人,他们对工作中的反馈更敏锐、更在意,更能激励他们,那么他们在绩效结算的工作,如销售、外卖、快递、主播等工作表现可能更好,而更能接受延时反馈的人,在科学研究、政策制定等无法立即得到反馈的工作,一定是更适合这类人的。

              最后畅想一下,如何降低对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降低游戏的负面影响,不是让孩子不喜欢、不玩游戏,而是应该让孩子更喜欢、更在意学习。在人类现阶段的制度体系当中 ,以学习成绩决定前途命运,还没有更好的、可替代的制度。但是,咱们国家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确实过于违背人性了。让一个孩子,为了十几年后,并不确定的目标去努力,确实太飘渺,太不切实了。考,不然还要考,问题是怎么考。其实外国的学分制,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当然,我不支持他们很多其他课外项目都能计入学分,但我个人觉得,高考成绩,应该是平时学习成绩的累加,孩子的学习效果,可以累加,可以相对即时的收到反馈,这样更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这才是让孩子把精力更多用在学习上,而不是游戏中的好办法。否则,没有游戏,还有小说、漫画、追剧、直播………太多比学习更能吸引孩子的存在。难道我们要把一切娱乐都禁绝吗?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求助伊凡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 上一篇:去哪里旅游,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下一篇:经常带宝宝旅游,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