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说勤能补拙,智力一般的学生拼尽全力能考

              “勤能补拙”的道理,我不怀疑!

              但我们绝不可以过分夸大“勤”的作用。

              勤,不可能改变一切的“拙”。

              常言说:一分勤劳,一分收获。对于学习而言,学生多一分勤奋,就会多学会、记住或掌握一点知识,这点我不怀疑,而且日常教学情况也确实如此。

              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是一直这么鼓励孩子的。

              但是,若想考清华、北大,仅凭没日没夜的勤奋学习,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现在的高考,考察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关键是几乎每科都有一些试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思维迁移上的能力。如果智力不高、思维欠敏捷的学生,是难以完成的。

              这类试题的设计,就是用于选拔高智商、高素质人才的。

              现实中,一个老师最容易对他所教的学生,做出一个综合判断:

              某某学生,潜力足,只需稍加勤奋,就是清华、北大的料;

              某某学生,潜力不足,江郎才尽,既使再怎么努力,也难突破智商瓶颈,能上一本就谢天谢地了。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他北大毕业却把勤奋说得如此“不堪”,气死我了,非骂他不可。我曾有个合作伙伴是北大毕业的。他是个传媒公司的老板,长得清瘦儒雅非常斯文,说话极其有水平。

              当时我和他的公司合作,一听他是北大的,我就觉得很自卑。跟他说话我总觉得我特别没文化。

              有一次我就问他,我说:古人说勤能补拙,智力一般的学生靠拼尽全力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吗?

              他摇摇头说:不是我自己在北大毕业觉得北大牛,我很少见过智力一般的学生靠勤奋辛苦拼尽全力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的。

              当然肯定是有的,但是这极其少见。我自己智力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起码还算是个聪明人。我聪明在主要是学习方法是对的,我天生就会找到很好的,很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很早我就会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

              其实不能简单用智力这个词去衡量这些学生。有些人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他能把四库全书倒着背出来,但是可能不会煮一碗面,有些科学家能研究卫星上天,但是搞不好他连几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你说他智力有问题还是没问题。这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勉强可以说,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太对,然后又不肯改变一味苦学呆板的题海战术。其实与北大清华是很难结缘的。

              在早些年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高考的试题稍微呆板模式化,靠做题战术很容易得手。但是近10年来,我了解到高考的题目出得非常灵活,并且每年的变化都很大,许多老师都无法预测的。

              这其实就决定了许多搞题海战术的学生,无法能够考得好成绩。错误不在题海战术,而在于你有没有这种灵活的脑子,去把题海战术里的精髓总结出来运用到每一场考试当中。

              我说:就一个考试,你说出来就好像是一门学问,我却什么都不懂。你们天才的世界真的是不一样。

              他说:像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农村来的孩子,他们心里的战斗力非常强。如果不通过考试走出去可能会一辈子待在农村,那个时候大家是这样想的。所以一定是拼尽全力。

              在这些拼尽全力的人里面分为两种,一种是特别呆板,条条框框循规蹈矩,老师说什么他就是什么。在这些人的眼里考试是一门类似木匠的手艺活。他们沉浸在苦海做题的重复叠加兴奋中。因为不停地重复的大量的做题,会让他们自以为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大批量的知识点。

              可是到了考场上遇到了生疏的题目,遇到了别开生面的题目,他们就傻眼了。还有一些就是像我这样稍微放松一点的,我们从小就喜欢顽皮,不喜欢循规蹈矩。就是帮着爸爸妈妈做农活也都是经常捣乱。或者想方设法偷点懒。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总有点个性和独立思想。这个在读高中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演变成你读书学习的方法论。比如很多学生同学只会去死记硬背,而我们这些灵活点的就会找很多方法去记忆知识点。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不惧怕考试。

              许许多多拼命拼尽全力的考生,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心其实是很惧怕考试的,他们其实害怕题目,害怕老师出题出到他们的知识盲点。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场考试就是一次生死考验,而对于我们来说,每场考试是一次好玩的体验。

              所以说如果拼尽苦力就能考上好学校,我是不认同的。我当年的同学,考上了好学校的名牌大学的清一色都是灵活学习,能够懂得善巧方便的人。读死书的几乎全部都没考上一流好学校。

              你要说这是智力吗?这跟智力好像也没啥太大关系,因为人类的智力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放到不同的环境,有不同针对性的智力衡量。

              就在考试这方面来讲,我的智力就远不如那些题海战术的考生,他们在题海战术里的智力是杠杠的。

              有时候我同学会问我,你好像平常也没怎么用功。喜欢唱歌,喜欢踢球,喜欢玩乐,没事还打打桌球。喜欢打游戏,为什么你就能够考上北大?

              我也有点无语,其实该娱乐的时候我一定是放松娱乐,尽情娱乐。该读书的时候我一定是开心读书很少负担。其实我当时并没有什么目标,非要考上北大清华不可。后来到了高三成绩感觉还挺好,自己觉得有把握了才敢去填志愿。

              这么多年在社会上,我觉得跟高考一样,能干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心态,你越是紧张越是拼命越不一定有好效果,你越是放松越是轻松,你越是能够得到意外的惊喜。

              我说:你这个是明显站着说话不腰疼,天下有多少考生是非常辛苦啊。他们是不进则退呀,一天不努力就会后退啊。

              他说:所以我从来不去说这些东西,今天是你问我我才谈起来。其实在北大我们在校园那几年里拼的都不是智力和智商。比拼的好像是一种境界和思维层级。

              等到出来社会,我发现思维层级和境界还得配上资源。难,我创业这些年来,一直都觉得很辛苦。无论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你只要是没有特别好的资源,或者说你的能力和创造力不足以去整合特别好的资源,你就无法把事情做的特别大。

              这和学校读书考试是很像的一个道理。你苦哈哈的拼尽全力也没有用,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创造力,你能不能够创造全新的价值?你这些价值能不能够引起社会的注意,投资人的关注。这才能够决定你事业的成败。除此之外估计也就是像我这样小打小闹了。每次和我那些同学比起来,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他们一说起来都是在干很大的事情。我却缩在这里整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生存都有点困难。

              我说:你呀,实在是太谦虚了。我们一辈子估计两辈子三辈子都考不上北大,无缘和这种学校,连擦肩而过的缘分都没有。

              他说:我是感谢我的学校,但是出来社会十十几二十年之后我才发现。学校对人来说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我接触了许多的成功人士,绝大多数并不是名校毕业,反而他们手下的CEO.为他们打工的那些得力干将却都是我们这些名校毕业的,有时候觉得也挺可笑的。

              也许光环和荣耀能够带给人许多没必要的一些负担。甚至改变人行为处事的一些心态。我发现基本上,我和我同学们刚出来那些年,都是非常的嘚瑟高调,以及浮躁的。

              真正沉下心来才发现众生平等,在这个层面上来讲,你一开始有好的起点,有可能你就会失去一些磨练和锻炼的机会。如果你一开始起点并不高,你自然会谦逊点务实点,想要往前奔跑,努力前进,可能那种动力会更高一点。

              并且对自己的预设不会那么高,而我们名校毕业出来,自己首先给自己戴上一大堆光环,然后期待着社会和别人都给自己带上更多的光环。这种心态就有点不太好。

              当然时间是公平的,只要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无论你是从哪里出来的,都能够让你懂得很多道理,这些道理是学校里面读书大学教授都无法交给你的。只能由你一点一滴地去体验体会和领悟。

              我说:今天听你这样一说,我还真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见你的面跟你谈事情就不用自卑了。

              他说:你这就是瞎谦虚了。自卑个啥,我现在有时候和我公司的清洁阿姨聊天对话,都感觉她活得比我都明白。

              世界上有很多的明白人,他们从来没有上过学,却懂很多世人很难明白的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花了十几年才明白这道理,现在我是彻底的明白了,确实是这样。当你真正谦虚下来,静下心来,你看见身边每一个人,你都觉得这个人有你学习的地方。十几二十年前,我们这些人的心里都只会仰望那些站在神坛上站在聚光灯下的大师们大老板们。

              要经过很多年的历练和沉淀,才懂得真正去欣赏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有时候我想这些付出的时间代价太长太大。就不能让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能这么明白吗?真是的。

              所以我希望现在这些年轻的考生,学生们不要一味地下苦功夫去做题目。也千万不要觉得考上一个好学校才是你唯一的出路。将来的路实在是太值得去好好期待和体验了。

              把灵性一定要保护好。这个东西一辈子都会很好用的。我说什么是灵性呢?

              他说人的灵性。大概就是大脑不起作用或者暂时关闭的时候,它就会冒出来的那种东西。

              你一旦有了这种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它就是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你看我们国家航天飞机也好几次上天了,飞行器也都去火星了,干这些事情的人,不能是书呆子。这些都是需要创造力,虽然是很精密的事情,但确实需要极大的创造性。

              比如你一个企业要做出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能够让整个社会受益,这些也需要创造力。

              如果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提早一点去关注创造力的培养。孩子们也不至于这么累,可能未来获得的效能效益会更加大。

              我说,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更加惨。实在是太辛苦了。既要拼命做题目,应应付考试,还要应付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

              他说确实如此,这个是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再过些年可能就好很多了。我觉得也不必如此焦虑,大家一起熬,熬多几年情况就不一样了。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利弊,考生都是一样都要去面对这样的利弊,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中比较独特的经历吧。

              我说那勤奋真的能够补拙吗?他说: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勤奋不能补拙,还有什么能补拙呢?不是谁都能拼爸爸啊。实际上勤能补拙是有条件的,勤奋一定是要有正确方法的,笨鸟先飞,如果你搞不清方向,飞早一百天也是枉然。所以说你问我拼尽全力,这个拼尽全力,是不是用对的方法去拼尽全力,就很关键。

              方法对了,当然有效果,你看看有几所名校军事化管理,大家以为他们是死板死逼才有效果,其实不完全,是因为他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变成了一个科研商业机构,研究怎么体制化应对高考,从学生的心理人性和各项方面都去研究,启动一套系统专门去干这个事。我们不管他们是不是对,但从效果看,它有一定的效果,这说明拼尽全力,是能一定程度填补其他缺陷的。

              实际上你要知道,学习这个事情,从古至今都有共同点,它需要静下心来,你是否沉得下心沉浸在学习里,如果你能沉浸进去,其实就没有所谓苦哈哈了,你只有享受的乐趣,几乎所有的学霸都是如此的感受,没有学霸是痛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沉浸其中专注了。

              很多学校要没收手机啊强制管理啊,无非就是用外部干预手段达到静心的环境。

              我说:我明白了,那你怎么看灵性被挤压。这些高考名校是折腾灵性吗?尤其最近的那个土猪拱城市白菜的演讲。你怎么看?

              他说:我一向看事情都很理智很客观,不会因为某件事出现不明就里就做判断。我看过这个新闻,这个演讲的导向和立意,是有很多问题的。他的问题在于,学校过早灌输完全赤裸裸功利,甚至听来有点邪乎刺耳的丛林世界价值观。当然很多人会批判,因为有些事情即使是实相,却不能公然宣扬,否则丛林法则里,会逐渐失去普遍的善意,这是社会舆论场在自己做平衡。

              但是许多送孩子去的父母,其实就是很认同这个的,不然他不会送过去。他们可能在社会上拼尽全力也很难获得好的资源,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丢掉幻想,直击要害。也有很多的孩子就是资质一般,学习习惯也很差,父母没辙了,送去这样的地方强制学习。这也是很现实的选择。

              人凡是做出了现实的选择,都是不一定合理但一定合情的。对于他们可能选择不多,认知就是这样,这些事不能苛求和勉强。我们要承认和面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千奇百怪各式各样颠倒和残酷、现实,是不尽如人意的。大家做好自己,少管别人。

              《西游记》晒经石那一集,唐僧看到经书被水泡烂几页,简直垂心顿足,孙悟空非常淡定,说:师傅,天地本不全,何况经书,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你看唐三藏即使取到了全套经书,也还没有悟透,孙悟空这句话表明他已开悟明了,不拘泥不羁绊,随缘就势,洒脱自在。

              各种苦苦相逼的教育现实,我个人虽然不赞成,但我理解它的存在。因为这是社会的现实实相,有时候我想想自己,其实我自己本身就在这种功利价值里沉浸和认同着。

              比如有个家庭很穷,只能靠孩子苦读书和打工改变命运,我们却过去说他不懂教育孩子不让他学习艺术,不让他娱乐休闲。这就很不地道和现实。

              所以我极少去关注这种社会新闻,第一新闻必然是有人在操作,目的我也搞不清就别瞎掺和,但是从个体来说,有条件的父母和学校,都还是应该在功利主义的夹缝里,注意尽量保护一下孩子的灵性,因为这个灵性,在勤奋的加持下,会极有效果。人人都把自己尽可能做好的事情做的更好点,就是对社会的最大功德。

              听完他说的这些,内心想骂他自私自利,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怎么能这样呢,把勤奋说的这么复杂,这么深奥,对社会上的弊病不发一言,开口闭口随缘就势,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要以为是北大毕业,就很高明,事情到了你孩子身上你就知道痛。哼!搞得我一头雾水,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心想这些东西离我这种没文化的人又很远。所以我还是懒得去思考,也许等我的孩子到了那一步,遇到了困难,我才会去思考,去鞭挞,去研究吧。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跳伞思文头衔

                        • 上一篇:古人究竟有多聪明?
                          下一篇:有些古人的智慧为什么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