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衣机奏鸣曲读后感?


              本书是罗曼·罗兰的音乐随笔和专论,他的这些谈论音乐的作品,在不同时期被搜集成册,付梓印行,深受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我们呈献给读者的这本随笔集,便是从这些集子中爬罗剔抉,搜集而成。


              书中第一辑为《音乐史札记》,第二辑为《音乐家素描》,其中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克劳德·德彪西等著名的音乐大家。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罗曼·罗兰的音乐随笔亦可谓汪洋恣肆,沉雄博大,无论是穷极八荒的想象力,还是直抵人心的洞察力,都足显大师风范。

              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主要观点?

              在《儿童的大人化》一文中,丰子恺认为,成人不应该要儿童大人化,将成人的意识强加在儿童身上,要儿童过度社会化。这也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成人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却错误地认为这就应该是自己孩子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儿童之间也有交友、关系人脉和物质价值,却和成人世界的截然不同。比如,儿童的糖果价值与金钱相比,可能糖果的价值更高;儿童交友只需简单考虑能不能够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来,或是能不能够分享玩具或场地资源等,而成人世界的交友则更为复杂和功利化。因此,儿童的成人化大致可以理解为成人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待人接物的态度、玩具的物质化等。


              针对这些情况,丰子恺早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当然,剖析不是最终目的,正如丰子恺自己所说的,他“常想谋大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的交通”。面对儿童成人化,豐子恺无法阻止成人对孩子培养的热情和无尽的要求,但事实上这些热情和要求又无一得到回应和满足。因此,他呼吁:“世间的大人们,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亲身去看看儿童的世界,不要误解他们,虐待他们,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而硬拉他们到这枯燥苦闷的大人的世界里来。”在应对儿童成人化的普遍社会现象上,丰子恺不只是呼吁,而且提出了进一步建议和设想,就是必须要成人从自身出发,切换角色和角度,着重培养孩子的童心。


              在丰子恺的文章里,笔者看到儿童们的天真无邪,儿童和大人真的不能对比,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大人是无法想到的,为什么?因为大人经过了岁月的洗尘,没有了儿童那份纯真无邪的想法,已经没有绝缘的眼睛,所以大人偶尔学着儿童用绝缘的眼睛去看看事物的美丽,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丰子恺在家中无时无刻不观察儿女,常常在儿女那获得“启示”,即用换位成孩子的视点来对世界进行“审美关照”。在丰子恺随笔《从孩子得到启示》中,写到作者问四岁的孩子华瞻:“你最喜欢什么事?”孩子回答:“逃难。”再问道什么是逃难,孩子则回答:“就是爸爸、,妈妈、宝姐姐、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立即从孩子的话语中做出切身处地的感受:“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又忧患的一种经历啊!只有小孩子果真感得这快味!”这说明没有受到父母大人化教育的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事物的真美。


              丰子恺在《艺术修养基础·艺术的性质》中指出:“非功利的。”也就是说,在儿童艺术培养上必须要遵从内心,不能为了任何功利性目的去进行艺术创作的培养。其实这句话与“绝缘”的意思是接近的。当摒除了事物和功利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们便能够以不同于功利的审美心态去观察事物。这艺术的真理在当代的学校艺术教育里,在小孩家长眼里,已经逐渐消失了,换来的是用分数看人。也就是说,学生的分数好坏关系到家长或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在学校,教师用分数作为判断孩子们学习能力是否优秀的标准。丰子恺同时也在《三十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提到童年学音乐的事情:“我们童年时,先生按着一架三组小风琴,先生唱一句,我们唱一句。我们这样地喊了一学期,喊会十几只歌,音乐科成绩尽在此。”在丰子恺看来,音乐科主旨原是要学生赏识声音之美,应用其美以增加生活的趣味,感化其美而长养和爱的精神,并不是但求学生能唱歌(副目的)。但是,笔者观察丰子恺童年时发现,形容唱歌是用喊的,他并不说这是美的感受。如果大人不把提高成绩作为子女学习的目的,孩子在唱歌的时候会充满快乐的。


              丰子恺这种艺术追求的“真”,在艺术创作中就是要求自由和天真。“自由”就是要摆脱现实环境的条条框框,做到“绝缘”。丰子恺说:“把事物绝缘之后,其对世间,对我的关系切断了,事物对我所表示的是其独立的状态,我所见的是这事物自己的‘相。”这也是“童心”为儿童带来的丰富创造力与想象力。儿童的创造力比大人的强得多,他们的世界要比大人广大得多。“童心”能直视事物的真相。在儿童眼中,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那是万物天地的一般规律。如果当成人能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也能以这种全新的、纯粹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世界,那心境自然豁然开朗,即可达到“自由与天真”的境界。


              在“童心”中,“善”的意义又不仅停留在“善良”这一层面。丰子恺还赋予它更广泛的内涵,即“对世间万物博大的同情心”。在艺术中能够用这样的境界去观察外在事物,使得外部世界和“我”不仅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变成平起平坐的层面,“物”和“我”是融为一体的。儿童的“善”的同情遍及人类,也遍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他们的朋友,儿童能够以真性情去面对这个社会,能接触自然的一切事物,即能够使艺术培养顺心自然。其实,这童心的善在儿童艺术教育上意义很大,童心的善能让儿童看到这生气勃勃的美丽世界,也能让儿童与这大自然更加亲近。


              丰子恺的“童心”之美,是没有世俗目光存在,是不会以被污染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取而代之的是最纯真、最朴实的一面去看待这世界的美好。丰子恺的“童心”之美思想在儿童艺术教育上有着深刻的意义,“真”表现在艺术创作力与想象力;“善”就是以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心去观察外物,物与我是一体的。“美”就是用最纯真、最朴实的一面去看待这世界的美好。也就是说,儿童每天在艺术生活中用最真实的心去看待这世界,即可以体验人的崇高,发现美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习累吃无害自言自语

                        • 上一篇:夸孩子很有想象力的话有哪些?
                          下一篇:应该怎样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