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智力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儿童智力发展具有什

              一、儿童智力发展特点?

              儿童智力发育有如下特点:

              ①随意运动的发展:其运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改善,学会运用正确的姿势跑,并能听信号改变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躯体平衡,学会在平行线中间或平衡木上行走。

              言语发展:主要发展词汇量,学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语音逐渐正确,词汇逐渐丰富,4 岁儿童掌握600 ~ 2 000 个词,5 岁时为2200 ~ 3000 个词,而6 岁时为3000 ~ 4000 个词,从3 岁到6岁,词汇量增加了近3 倍,词类渐次增多,语法复杂化,已出现大量的复合句

              二、生物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都能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4.生物都能生长。

              5.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7.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二、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1.古生物学:它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

              2.胚胎学:它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3.比较解剖学:它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4.同源器官:它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5.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6.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7.适应: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三、能源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我国能源资源有如下特点: 首先,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少,人均能耗及人均电力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能源分布很不均衡。我国约60.8%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华北,70%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远离消费中心,数量庞大的石油和液化石油气使铁路运输不堪重负。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将是长期的格局。

              四、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特征

              一、新生儿、乳儿、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0-3岁

              (二)一般特点:

              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

              1、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的生活;

              2、个体的心理现象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

              由于新生儿已开始了与客观现实的直接接触,最初的心理活动才有了出现的可能。

              3、新生儿一方面是软弱无力的,时时处处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料;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可能性,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4、新生儿主要依靠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内外环境。

              新生儿存在若干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等。

              新生儿大约两周时,出现条件反射,有了条件反射,心理现象的出现才真正成为可能。

              乳儿:1个月到1岁

              1、从吃奶过渡到断奶,逐步学会吃普通食物;

              2、从躺卧状态、完全没有随意动作到可以用手操作物体和智力行走等随意动作;

              3、从完全不能说话到过渡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并与他人进行最简单的言语交流;

              这一年里,作为人类的三大本质特点出现: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

              婴儿:0-3岁

              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有了很好的发展;

              2、言语能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3、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4、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幼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3岁 到 6-7岁

              (二)一般特征

              1、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幼儿还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而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识事物。

              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这为儿童个人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

              三、童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6、7岁到11、12岁

              (二)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型、目的性、系统性和强制性;

              2、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四、少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11、12岁到14、15岁

              (二)一般特征

              1、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加速器,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然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跟不上其生理发展的速度,这造就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一些特殊表现,并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

              2、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五、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14、15岁 到 18、19岁

              (二)一般特征:

              1、生理和心理上已经达到基本成熟;

              2、此阶段结束时个体已满18岁,可取的公民的资格;

              3、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六、成年初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18、19岁 到 35岁

              (二)一般特征:

              1、开始摆脱那种肤浅的、表面的对外界及对自我的认识,自我意识成熟;在成年初期自我同一性已经确立;

              2、在成年初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渐稳定。

              3、到了成年初期的青年,开始学会深入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以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

              4、成年初期表现出心理的两极性: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人际关系的两极性,在日记中表现出两极性,封闭性和开放性。

              七、成年中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35-60岁

              (二)一般特征:

              1、身体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到中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老,甚至意识到死亡的问题。

              2、由于更年期的出现,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3、中年人的智力发展表现出一些复杂的特点。

              4、在这个时期,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年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更复杂。

              八、成年晚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60岁 至 死亡

              (二)一般特点

              1、认知活动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

              2、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3、个性持续稳定而又有所变化

              五、儿童智力发展模式?

              1.感官阶段:

              一般这是0至2岁的发展时期,孩子会特别留意外部的一些活动,或者是重复的进行某一种动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各个感官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两岁的时候,孩子对于一切的基本运动都会非常熟练。而在这一时期孩子的性格也会慢慢开始塑造。

              2.早期发展阶段:

              这种早期儿童智力发育阶段持续2至7岁,并以儿童的下列发展为标志。从2岁到4岁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阶段。然而他或她的讲话并不会合乎逻辑。而孩子可以回忆和谈论目前不在眼前的物体。从四岁到七岁的年龄的孩子会逐渐掌握谈话的技巧。会使得谈话更有意义,孩子能够识别和使用简单的逻辑。

              3.快速的发展阶段

              7至12岁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快速阶段,其中的具体表现为能够理解逻辑模式并使用它们,能对要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孩子现在能够理解类别,并且还能够逻辑和正确地解决问题。

              4.后期稳定阶段

              12岁及以上是孩子智力的稳固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整体智力发育基本已经完成,在这个智力发展的最后阶段,孩子能够开始理解和思考抽象概念。逻辑和演绎推理变得对儿童易于理解。复杂的逻辑和抽象序列变得容易让孩子思考并应用于问题解决。

              六、俄罗斯工业发展具有什么邂逅特点?

              19世纪下半叶伊始,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化成就举世瞩目。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工业发展特征既有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工业发展特征如下:第一,工业发展具有典型的循环性和周期性特征,19世纪下半叶尤为突出;第二,工业对外资依赖程度高,外资掌控俄国工业的半壁江山;第三,俄国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工业部门集中于中部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第四,在工业分布失衡的过程中,俄国工业重心逐渐南移,以高加索和南俄地区最具代表性;第五,俄国大工业与手工业博弈颇具特殊性,手工业具有顽强生命力;第六,交通运输业是工业发展的推力,水路和铁路运输分别带动石油、煤炭和冶金等工业部门的崛起;第七,大型垄断集团形成,重工业尤甚。

              七、儿童智力发展分为哪几类?

              幼儿智力开发主要分为音乐智能、运动智能、语言智能、社会交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自知智能和自然智能。给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丰富其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如儿童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学习习惯等,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幼儿智力开发的方法有哪些

              1、情感教育法,母亲和周围的人要对孩子表现出友好、喜爱和鼓励。

              2、感官刺激法,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环境,通过对孩子感官的刺激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

              3、游戏学习法,游戏学习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途径,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4、宽松教育法,要鼓励孩子积极的探索行为。

              5、情商培养法,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幼儿智力开发的方法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可以根据各个孩子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方向,每个宝贝都是小机灵。

              八、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毕生发展观是德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德保尔·巴尔特斯(Paul B.Baltes,1939-2006)创建的毕生发展心理学中的核心观念。其主要理念是: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具有多样的形式、复杂的构成、极强的可塑性,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

              1、毕生发展的基本假设:发展并没有在成年时就结束,而是扩展到整个生命的全程。这个过程开始于精卵结合,结束于死亡,是一个心理结构和机能的获得、维持、转换和衰退的适应性过程。

              2、作为对毕生发展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较高层次,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在毕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进化选择结果的表达和人的生理潜能的发挥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在达到成熟之前,进化选择的结果和人的生理潜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发挥,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迅速发展,而当个体逐渐达到成熟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进化选择结果的促进作用就开始逐渐衰退;

              (2)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与文化有关的及基于文化的发展和发展过程对文化资源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增长,这意味着要达到更高的机能水平则需要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或全面衰退也具有补偿作用;

              (3)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因素和文化资源的效用会不断的下降,文化资源在发展的早期其效用是强大的,但在各方面均达到成熟后,其补偿效用也就随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

              3、生理和文化的因素作用于发展过程,通过三种机能来完成发展的任务,即:

              (1)成长(growth),指向更高层次的机能或适应能力(adaptivecapacity)的发展目标;

              (2)维持(maintenance),指向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或恢复到损耗前的水平;

              (3)对损耗的调节(regulation),当由于外内资源缺乏而不能及时对损耗进行恢复时则在较低层次上对机能进行适当的组织。

              4、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倡导者认为发展是一个伴有补偿作用的选择性的优化过程。选择、优化和补偿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体发展的任何发展领域。

              九、元明清历史发展与具有什么时代特点?

              元:97年,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

                明:276年,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清:267年,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 ,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共有十二帝,国祚267年。

              十、开发两岁儿童智力的玩具有什么?

              积木

              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可以随意地堆积和拆解,变出很多花样来。积木最好小一点,便于宝宝抓握和操作。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喜欢玩。

              能滚动的、彩色的小球特别能够引起宝宝兴趣。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推、拍等。7个月以上会爬的宝宝就可以玩了。

              图画书

              对宝宝来说,图书也是玩具。从大把抓书,到一页一页地翻书,你可以看到宝宝小手精细动作发展的全过程。6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坐以后就可以看书了。

              套环、套杯

              可以单个玩,也可以按大小不同的顺序套在一起。对1~2岁的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可以变幻无穷的好玩具。

              画笔

              从1岁左右的涂涂点点,到3岁以后能画出像模像样的画面,抓笔、握笔、运笔,对手指和手腕都是很好的锻炼。

              镶嵌盒

              需要把形状对好,才能将零件放进去。这可以让宝宝在活动小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形状。特别适合1岁半到2岁的宝宝玩。

              穿珠

              将一根绳子穿过一个一个小孔,这不仅需要手眼很好地协调运作,而且还需要集中注意力。

              橡皮泥

              宝宝可以随意揉、捏、挤、压,做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这是锻炼小手指精细动作不可缺少的玩具之一。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梧桐树文静孕期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上一篇:儿童的智力发展(如何开发儿童的智力)
                          下一篇: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