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不能笼统的说中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语言的关键期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幼儿出生的8-10个月,它是婴儿理解语言意义的关键期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1岁半左右,它是婴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第三个阶段发生在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汉语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相应的语言能力最易得到理想的发展或受到阻碍。
二、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1、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三、智力发展的阶段?
阶段1:0-3岁
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大脑就开始迅速发育了。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大约是成年人的25%,而到了3岁时,就已经到达了80%-85%,所以说,儿童早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一点都不过分。
儿童早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三岁之前,我们需要让宝宝激活大脑的各个分区,如感官、情绪、动作、语言、记忆、逻辑思考等。并且让大脑与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建立好大脑的一个感官网络,从而为以后的认知功能发展、执行功能和自我控制定下坚实的基础。
同样的,如果从出生到三岁这段时间,宝宝缺乏细心的照护和富有刺激的环境,脑部的发育就会受损。
阶段2:5-7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奥妙了,好奇心逐渐萌芽滋长。孩子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这个世界了。孩子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支配各个功能分区,一步步去寻找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并且会自己去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当中,孩子的大脑会因为勤于思考和想象而刺激大脑的发育,对于认识新事物的速度也会非常快,所以家长应当趁这个时期,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识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下最新科技,好好开拓孩子的眼界。
阶段3:8-10岁
这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黄金期,家长一定要把握住。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孩子开发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知识的储备是其次,主要是要教会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不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这段时期,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希望家长多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动则打骂,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让他可以坚强地往前走。
这时候的孩子智力发育突飞猛进,家长们这!时候就得懂得重点培养孩子的智力,其中多玩智力游戏的
四、智力发展学说?
智力发展指个体智力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智力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按一定顺序发展的过程,发展的顺序是确定的,但每一发展阶段的发展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不同个体的各阶段的发展速度也不相同。
如作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维能力, 就是按感知运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发展的。
人的认识能力在11、12岁以前发展较快,以后较慢,到20岁左右达到高峰,随后又保持这个高峰,35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
五、人类眼睛发展关键期的文献?
文献是2016年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
我国近视增多反映了一种趋势:人们学习或盯电脑、手机屏幕上的时间过多,甚至连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都开始增添电子屏幕。在人类的眼球还未进化出应对电磁辐射的能力时,应合理且适度用眼护眼,多进行户外运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像刷牙一样爱护双眼,以更好的状态来迎接VR时代的到来。
六、听觉发展的关键期是什么?
听觉发展的关键期是胎儿期,胚胎发育到第3周,听觉系统感受器的耳蜗和前庭就已经开始发育,妊娠到第22周,已经达到成人水平。
内耳是唯一在胎儿中期已就发育达到成人分化程度的感觉器官,胎儿在妊娠期24周,此时听觉传导通路已基本建立。所以,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要在这个时候跟宝宝多沟通,给宝宝听胎教音乐,促进胎儿听觉发育。
七、100天婴儿的智力表现?
百天宝宝的发育标准可以有以下表现:
1、大运动。例如俯卧抬头,胳膊肘支撑可以抬头45度角,竖抱时头控稳定,可以随着走动的人或声音左右自如转动。
2、精细动作。双手可以搭在一起吃手,被动手中放入拨浪鼓时可以短时握持。
3、适应能力。在眼前放一颜色鲜艳的玩具,眼睛可以跟随玩具左右转动,范围达180度。
4、语言能力。可以笑出声。
5、社交行为。宝宝有灵敏模样,见人可以主动笑。
八、什么叫儿童发展关键期?
儿童发展关键期是指儿童在生长期间 ,身高体重 和身体其他各项机能发育迅速的某一个时间段 ,一般儿童发育分两个关键时期 ,首先儿童生长到五六岁的时候 ,肠胃系统发育完善 ,这时饮食的消化和吸收比较好 ,身体结实 不宜生病 ,然后就是10~13岁 ,这个时候肌肉骨骼发育良好 ,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提升 ,另外 在儿童发展关键期 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 。
九、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智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子辈以及父辈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相关性,这是生物以及基因决定。
2、家庭环境对智力有影响,原生态家庭的生活处理方式以及社会环境,有可能对孩子智力发育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
3、学校教育对于智力有一定影响,学校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可以对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而形成,智力水平同样,所以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十、婴儿智力开发训练?
1、视觉训练。
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
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
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