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的儿童一般有如下一些表现:
1、双眼斜吊、眼距宽、鼻子塌、颚高,舌头常往外伸。
2、头颅呈方形、通关手,脑积小、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的头颅又特别小。
3、会俯卧、抬头、坐、站、走的时间较一般孩子晚,会用手捏东西的时间也较晚。
4、学说话晚,早期逗引无声音反应,往往3~4岁才开始说话,个别的甚至5~6岁也不开口。
5、视觉困难,眼珠转动不灵活,目光呆滞。
6、听觉能力弱,听到声音没有反应,6个月以后仍不能分辨母亲和其他人的声音。
7、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安静一二分钟。
8、出生1~2个月还不能与大人眼睛对视,逗引时不微笑,不会主动用眼睛跟踪亲人和色彩鲜艳的东西。过于安静,好像屋子里没有他一样。
数学学不好是不是脑子不好?
有所长,就必有所短
在面对这种容易让人不高兴的话题时,中国人更喜欢隐晦和含蓄,因为如果你直白地回答了,好像不太好,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于是,大家就喜欢绕一个很大的圈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这里,我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是的,数学学不好的人,确实是脑子有点不好使!
首先,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看到一个数,对于这个数的大小能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对于一个从没有见过的数,虽然不能明确知道它的大小,但是在心里应该能有一个大概的猜测结果,你的猜测结果越接近真实的答案,你的数感就越好。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
博物馆的一个讲解员指着一个化石对观众说:这块化石已经有一亿零三年的历史了!
观众们啧啧称奇,惊叹怎么这么准确的呢?
这位讲解员回答说:因为我是三年前来这里接班的,我的前任讲解员告诉我当时这块化石已经有一亿年的历史了,到今年为止刚好三年了。
这位讲解员可能确实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学好数学,但是,这里的“一亿年”明显是个近似数,她却理解成了一个准确的数,因而闹出了“一亿零三年”的笑话。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人,确实很难把数学学好。
其次,学好数学需要有一个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严密。比如说,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在引入“简易方程”的知识时,首先要理解“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句话,有很多人对这句话的推导过程就是不能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较大地影响了下面有关方程解答的知识,所以你就会感到越来越困难。相应地,在数学中,这种由一种知识推导到另一种新学知识的过程非常多,缺少逻辑思维的人,会越来越感到困难。
再次,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空间观念。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什么叫面积?什么叫周长?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不能清楚地应对,那就会无法进一步学习。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与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分别是如何变化的?客观地说,在小学高年级,这些问题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第一次分化:空间观念好的人,越学越有趣,成绩越来越好;空间观念较差的人,越学越困难,成绩越来越差。
学好数学的要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上面所说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都是一个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这方面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不够好,想把数学学好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你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
那么,是不是说这部分人就没有办法搞好学习了?当然不是!
一个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有它的特别之处的,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反映能力是差不多的。有时候,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领域,东方不亮西方亮,或者如一部书中所说的那样: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必然会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在数学方面有困难的人,可能在别的方面会有天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脑子不好,而是你的大脑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只是没有表现在数学方面。所以,有句话说: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