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低智商(弱智)
智商(英语:IQ),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智商概念是美国斯丹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曼教授提出的。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智力是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为无法改变。由于先天多种因素,人的智力发育会有所不同。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必须与灵商(SQ)配合运用才行。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目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后来,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关于半岁宝宝发育和类似贝利婴儿发展的量表
由美国心理学家N.贝利等人于1933年制定的适用于从初生到30个月的婴儿的一种综合性量表。1969年发表修订版。它包括3 个部分:①运动量表: 用于测查婴儿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②智力量表:用于测查婴儿的视觉与听觉对刺激物的反应、手眼协调的能力、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③行为记录:有24个项目,用于记录婴儿的情绪、合作性、对父母和实验员的反应、兴趣和注意的广度等三部分。贝利量表只记录当场测验的分数,虽然父母的报告也记下来,但不记分。运动量表的得分称“心理运动发展指数”,智力量表的得分称“智力发展指数”。其得分由实际年龄和所通过的项目算出来,相当于离差智商。贝利量表主要用于诊断 ,但为了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也常用作标准测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I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主要用来评定两岁半以内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它包括三个互补部分:智力量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记录,各部分对临床评价有其独特贡献。 BSID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制定(1933年发表,1969年最后修订)。它综合了Gesell和Bayley的研究传统,经过数千名美国儿童的标准化测验,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是国际心理学家所公认的权威性婴幼儿发展量表。已在我国进行修订和标准化。建立了中国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常模。并统计和编写手册。 BSID作为婴幼儿行为发展的临床诊断和科研工具,获得了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先后荣获省、部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BSID不仅是一套可靠的婴幼儿发展的临床诊断和科研工具,而且是在婴幼儿发展领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